2024-12-27 21:22:30 | 谋考网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方式大致分为三种:高考前的猜分填报志愿,高考后的估分填报志愿和据分填报志愿。分批次填报志愿的,一般是上述某两种的结合使用。
所谓猜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还未进行之前,考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和模考成绩猜测高考分数,据此填报高考志愿。至2012年,北京市和上海市采取的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
所谓估分填报志愿,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刚刚结束,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考生只能根据对自己高考成绩的估计来填报志愿。至2012年,仅有辽宁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3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所谓据分填报志愿(有的地方将其称之为看分填报、出分填报或知分填报),是指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试分数已经知道,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经知道,考生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填报高考志愿。至2012年,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吉林省、甘肃省、贵州省、河南省、陕西省、天津市、山西省共26个省市区采取的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一家人不能搞内战,特别是在子女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下,更不能互相埋怨。家长最了解子女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要克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的倾向,特别要避免把自己年轻时未竟的理想不加分析地强加在下一代身上。家长应当好参谋,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招生录取信息,多与子女沟通。当家长与子女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家长应该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甚至失败的教训去说服子女,引导子女正确认识自己、正视现实,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子女自身发展的院校和专业。
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之间的关系对于高考成绩较好的考生,选择理想的院校和满意的专业,是无可非议的。由于一般考生高考成绩的竞争力总是有限的,若对院校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必须以牺牲专业的层次为代价;若对专业提出较高要求,就必须以牺牲院校的层次为代价。二者究竟以哪个为重,由考生依据实力自己定夺,但必须要在能被录取的大前提下作出上述调整。特别是在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发生冲突并威胁到录取与否时,一定要放弃对专业的要求,此时无论是什么专业,能被录取就是上策。但要注意,对于1A院校志愿,考生在填写专业服从调配时一定要慎重。
省内与省外院校之间的关系由于我省经济文化相对滞后,许多优秀考生都把目标定位于省外发达城市的高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考生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在填报志愿前要清楚各批次省内外院校的招生计划和所占比例。
比如,2011年我省文理科招生计划中,第一批本科省内与省外招生计划占第一批总计划的比例分别为27%和73%,第二批本科省内与省外招生计划占第二批总计划的比例分别为66%和34%。可见,对于第一批本科,省外计划比例高于省内计划,选报重点要放在省外院校。但是,第二批情况正好相反,如果仍按一本院校的处理方法对待二本院校,则考生将会面临高落榜率的风险。选报重点应放在省内院校。更何况省内有些高校并不亚于某些省外高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建议采取内外兼顾的原则。 谋考网
二本(2B)类院校与三本(2C类)和专科院校之间的关系
遇到这类问题的考生,其高考成绩一般都位于二本线的临界区域,又称贴线生,即二本线上和线下各10分的区域。近两年的录取中发现,二本线上有相当一部分二本(2B)院校由于生源不足不得不在二本线下按志愿次序降分录取,这为那些不达二本线而又想上二本、且家庭经济不太富裕的考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高考成绩在二本线临界区域的考生要珍惜这个机会,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位于二本线下临界区域的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并且应该填报专业服从调剂一项。二本、三本、专科院校的交叉录取区域的考生,只要有条件上本科的,应尽量选择本科。
广东春季高考报名流程:登录网上报名网站、查看提示信息、填写个人信息、保存和提交信息。
1、网上填报信息流程。
填写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登录网上报名网站、查看提示信息、填写个人信息、保存和提交信息。修改和查询与填写过程相同。
2、网上填报信息注意事项。
春季高考与夏季高考可兼报。
考生可以根据本人情况在报名时选择参加春季高考或夏季高考,也可两者兼报。兼报时要分别登录相应的报名系统,按各自的程序完成报名手续。
正确选择报考科类和外语考试语种。
春季高考分为18个专业类别,分别为农林果蔬、畜牧养殖、土建、机械、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化工、服装、汽车、信息技术、医药、护理、财经、商贸、烹饪、旅游服务、文秘服务、学前教育,考生必须选择报考专业类别。
报名条件:
以山东为例,高考报名条件是: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体健康。
3、具有山东省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人员。
非山东省户籍的,应为具有山东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的合格毕业生或结业生,且已按要求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注册的普通高中学生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注册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
谋考网(https://www.mou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广东省高考补考报名注册流程的相关内容。
广东省高考补考报名注册流程分为几个关键步骤。首先,考生需要登录报名账号,输入个人账号和密码,并完成登录验证。广东省高考补报名流程1、打印高考补报名表和监护人同意书;2、填写表格并将监护人同意书加盖鲜章;3、交付所在区县教育局,核实资格、费用;4、确认资料无误后缴纳费用、领取中考志愿表;5、查看高考报名进度,及时联系学校或招生办公室;6、沟通意见,确定高中重点推荐、特长生之类的相关享受等级;7、待补报考生发放准考证及院校安排;8、按时参加高考。需要注意的是,补报时需符
广东省高考补报名流程1、打印高考补报名表和监护人同意书;2、填写表格并将监护人同意书加盖鲜章;3、交付所在区县教育局,核实资格、费用;4、确认资料无误后缴纳费用、领取中考志愿表;5、查看高考报名进度,及时联系学校或招生办公室;6、沟通意见,确定高中重点推荐、特长生之类的相关享受等级;7、待补报考生发放准考证及院校安排;8、按时参加高考。需要注意的是,补报时需符
广东小高考报名流程1.亲自到县区高招办报名(一般为当地教育局)2.需要带上户口本、身份证以及同等学历证明(高中文凭、中专文凭或《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证》),履行填写手续。在职干部和工人带学历证明及单位介绍信应安排工作而尚未安排的退伍、转业军人,须持(区)民政部门的证明。一般是填写五种表:《报名登记表》、《准考证》、《考生志愿表》、《考生志愿代码登记表》及《考生卡片》,同等学历者还需
广东省高考补考报名注册流程以下是广东省高考补考报名注册流程第一步:登录账号补考考生,首先通过官网首页“考生注册报名”或“考生预约报名入口”进入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密码,并验证登录:第二步:补考报名考生登录后,进入到考生报名系统首页,点击补考报名后,下方显示可报名的历史补考数据。点击“我要报名”弹窗显示选择对应的报名计划;复核补考报名信息补考考生报名成功,报
广东省高考补报名流程1、打印高考补报名表和监护人同意书;2、填写表格并将监护人同意书加盖鲜章;3、交付所在区县教育局,核实资格拆竖、费用;4、乱唤确认资料无误后缴纳费用、领取中考志愿表;5、查看高考报名进度,及时联系学校或招生办公室;6、沟通意见,确定高中重点推荐、特长生之类的相关哗御凯享受等级;7、待补报考生发放准考证及院校安排;8、按时参加高考。需要注意的
2024春季高考报名时间2024春季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11月9日至15日(每天9:00—18:00)。中国的春季高考是指在每年的春季(一般在6月)举行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它是中国传统的高考制度之一,与每年的普通高考(夏季高考)并称为中国的两大高考。一、背景和意义:补充普通高考:春季高考通常在普通高考之后举行,为那些未能在普通高考中达到理想成绩或未能参加
广东省高考补报名流程1、打印高考补报名表和监护人同意书;2、填写表格并将监护人同意书加盖鲜章;3、交付所在区县教育局,核实资格、费用;4、确认资料无误后缴纳费用、领取中考志愿表;5、查看高考报名进度,及时联系学校或招生办公室;6、沟通意见,确定高中重点推荐、特长生之类的相关享受等级;7、待补报考生发放准考证及院校安排;8、按时参加高考。需要注意的是,补报时需符
广州2022年高考报名流程(附入口)2022年高考报名有三步:①网上注册→让前②填写信息,交纳报考费→③线下确认,流程图:一、网上注册1、报名前,考生需通过普通高考报名系统进行用户注册。2、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进入高考报名系统:3、点击右上角的“注册”按钮进行注册。二、填写信息1、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进入高考报名系统:2、登录后,考生了解报考须知,签订《广东
2024-07-07 03:45:22
2024-06-17 03:35:51
2024-06-22 23:22:14
2024-06-14 16:36:44
2024-06-24 09:15:04
2024-06-07 1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