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23:42:31 | 谋考网
![]()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重点学科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院校简介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河北省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厅级,由省委政法委管理。
学院与共和国同龄,是河北省法学教育的发源地,为河北省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前身是河北省建设学院,成立于1949年7月,首任院长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同志兼任。1954年4月,改建为河北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11月,改建为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1年4月,适应法律职业化发展趋势,改建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在保留“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职能、继续承担政法干警培训任务的同时,开始举办法律类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4月,河北林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同年,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恢复“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学院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占地面积1153亩,现有三个校区,校本部位于友谊北大街569号,北院位于学府路77号,东院位于学府路41号。
学院秉持“良法善治,尚法高行”的校训,厚植“尚法、精业、博知、笃行”的校风,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法治型人才。学院先后荣获河北省成人高等学校评估优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A级院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双创典型示范高校、中国双创典型示范基地、中国双创组织能力贡献奖等称号,入选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学院法律事务专业在2021年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一。在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1年和202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学院蝉联中国政法类高职院校第一名。
学院设有应用法律系、司法实务系、国际法商系、行政法务系、经贸法务系、计算机与数字法务系、建筑工程与法务系、生态工程与法务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交流与文化艺术系、会计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法律教学部、基础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部等16个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1.28万余人,招生专业40多个,覆盖12个专业大类。现有法律事务、园林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人力资源管理4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3个省级示范专业,15门国家教指委、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法律事务省级骨干专业群、法律事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等12个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第二轮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建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96个、校外实训基地148个,“1+X”试点证书考点10个。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文化素养培训中心、园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商科产学研协同发展中心、数字创意设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谋考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36.9%,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2%,“双师型”教师占比78.9%。多位教师担任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林业和草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省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省政府法律顾问、河北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等社会职务;多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管优秀专家、省政府特贴专家、省模范教师和省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中青年法学专家、“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和称号。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政法教育特色,坚持法治教育培训与高等职业教育“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累计培训政法干警10万余人次,轮训执业律师8千余人次,培养各类学历生9.3万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长期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育学生成才”育人宗旨和“一本双健三养四知”立德树人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治认同与法律信仰融合、人格养成与法治精神融合、专业能力与法治思维融合的育人理念,积极推进思政教育与法治教育同向同行、“法律+”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同步设计、文化实践基地与专业实践基地同步建设的育人实践,成效显著。
学院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高度重视政校行企社深度合作,与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和法律服务行业、相关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切实发挥政法机关、行业企业在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法治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新时代政法干警培训形式,承办河北政法干部网络学院,积极开展全省政法干警政治轮训和业务培训工作。建有法治教育培训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和继续教育部,充分利用专业和师资优势,主动服务法治河北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是河北省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依托学院建立的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和诉讼法学研究会,是河北省法学法律工作者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学院主办的《河北法学》杂志,创刊30多年来,在全国法学界享有良好声誉和较大影响,连续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学院教师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3460篇,出版著作、教材148部,省级以上立项课题260余项,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
学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建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气膜体育馆。图书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拥有优雅的环境、良好的阅读条件、种类齐全的书刊资料。目前馆藏图书120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期刊665种,电子图书存储量116444GB(36.7万册),电子专业期刊43.2万册。
七十载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七十载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中,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的办学理念,持续聚焦政法特色,加快推进专业融合,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正在向着河北政法职业大学的宏伟目标踔厉奋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院系设置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院系设置工程系工程系创办于1994年,管理规范、师资队伍雄厚、教学水平较高、实训条件优越,目前工程系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42人,其中副教以上职称14人,讲师硕士研究生38人。本系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目前拥有电子(电工)实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重点学科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重点学科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院校简介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院校简介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前身为1982年建校的北京市政法干部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1993年、2000年原北京市法律业余大学、北京市司法学校先后并入。2003年8月,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与第三人民警察学校合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重点学科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重点学科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校简介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校简介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全日制警察、法律类高校,是全省培养高技能实用型警务人才和应用法律人才的高等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实行警务化管理,学生在校按国家规定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学院坐落在河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另设石家庄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669466.67平方
西北政法大学重点学科法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法学和哲学为省级特色专业。西北政法大学院校简介西北政法大学院校简介西北政法大学是一所法学特色鲜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是被誉为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是西北地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
上海政法学院重点学科有司法助理、文秘等9个高职专业。法学中的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是市教委重点学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监狱学、社会工作、法学、国际政治等5个专业是上海市教委批准建设的本科教育高地。上海政法学院院校简介上海政法学院院校简介历史沿革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法学院等办学阶段。1993年起招收普通本科生,1998年开
山东政法学院重点学科学校实施学科建设工程,坚持长远规划、主辅结合的原则,遵循“突出特色,做大做强法学学科;重点扶持,统筹法学外学科发展”的思路,系统构建特色学科体系。重点发展刑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理论法学等传统法学优势学科,积极拓展监狱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英语、日语、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其它学科。目前,学校学科建设已基本涵盖法学各二级学科,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对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重点学科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重点学科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院校简介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院校简介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坐落于山水秀美、人文荟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河北省承德市,是河北省唯一以旅游命名的综合性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热河省农林专科学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矢志追求,2006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原承德旅游职业学院和原承德职业学院合并组建成为河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系设置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系设置学院现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人文社科系、艺术设计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6个院系部。专业涵盖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计算机、电子信息、经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艺术设计等10多个高职教育职业技术门类。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开设专业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开设
2024-09-25 03:32:23
2024-06-15 07:17:07
2024-03-23 12:37:26
2024-10-03 02:11:36
2025-02-13 16:07:11
2024-10-02 20:13:50